哪些消費場景下需要開發小程序
如果把開發小程序的甲方分類的話,有點復雜,包含企業、實體店、自媒體、電商、政府等,今天我們不從這個角度研究,就單從需求上來說哪些消費場景下是需要開發微信小程序的呢?

線下轉化需求到線上
有人說了,跟線下場景結合是小程序的爆發點,既然這是一個爆發點,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線下場景結合?
比如,你在公司附近賣面條的小店里消費過一次,味道還不錯,還想再體驗一次,但是你沒有時間去店里消費,那這樣的場景下,你就可以打開小程序,點一份外賣。有的朋友會說,為什么不在美團上點餐呢?
如果在美團上下單,你可能會被首頁打折促銷的商品吸引,最后忘記自己的初始目的,特別是一些刷好評的行為,讓真正做優質服務的商家心累,用戶也一次次傷透了心。

小程序并不是削弱了電商平臺的市場,而是讓那些有能力的商家,不依靠平臺靠自己的服務也能生存下來。所以小程序針對的是有明確需求的用戶,僅此而已。
如果商家開通小程序應用,一般點餐的顧客是線下體驗過一次的,也就是回頭客,做運營的朋友都知道,忠實用戶資源是何等的寶貴,我們小程序就幫你解決啦。在運營上,商家不用花太多時間和心思維護和管理,不需要依靠平臺來生存,商家自己就像一個小平臺,真正實現讓商家做自己。通過小程序下單的用戶,還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類似VIP,商家只能靠每一次的用心服務去留存用戶。
所以,線下的服務,轉到線上,既有線下的體驗,又有線上的便利,開發成本小,適合普通商家,并且沒有刷單買熱度的現象存在,存活率高的都是優質商家。

這里只說到了實體門店的情況,其實有很多東西都可以轉移到線上服務,比如衣,食,住,行,教育等等,帶著一顆思考的腦袋,你一定會收獲更多。
輕量級的線上需求
對于不需要在線下體驗的需求,像拼圖小游戲,新聞播報等,功能簡單,加上小程序輕便的特點,很容易精準吸引到目標用戶。比如每日讀書,每天給用戶朗讀一篇文章,用戶可以收聽歷史,聽完就走,沒有相聲小品、音樂直播欄目可供選擇,這樣的應用既鎖定了用戶需求,又符合小程序輕量化的理念。還有些剛需但使用頻率不高的需求,像社區業務辦理,社保查詢等,也是非常適合開發小程序的。

但是對于想體驗多樣性功能的用戶來說吸引力不夠,比如美團的APP和小程序,必然共存,各有優勢,APP針對有剛需愛吃喝玩樂的年輕人,而小程序針對使用頻率低需求單一的中年人,所以美團的小程序只保留了剛性需求,砍掉了大部分社交互動功能。

如果你要開發的軟件,本身需求就簡單,那你可以動手干了,畢竟成本低嘛。如果你的需求很復雜,玩法很多,建議你找到剛需需求,必定能打動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