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測1年,用戶突破2億!
微信小程序上線公測已經一年了,在過去一年時間里,微信用戶數突破9億人,其中2億人有過小程序使用體驗,覆蓋移動端設備超過1.5億臺,表明用戶對小程序的使用習慣基本確立。

小程序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發展,變現能力已經凸顯,其中零售電商和餐飲行業兩大領域的小程序月流水環比增長在8月時均已超過60%。此外從報告中還可以看出,小程序已經基本滲透到微信活躍用戶人群中,用戶使用習慣逐漸形成,小程序用戶數量已增長至2億。
一、小程序真的沒有流量紅利嗎?
雖然小程序問世的初期階段并沒有出現所謂的“流量紅利”,但其用戶量在4月份之后就出現了明顯攀升,8月份約有15000萬臺設備使用過小程序,實現了成倍增長。這與小程序的入口及各項能力開放的速度有很大關系。

微信團隊最初在這方面頗為謹慎,在眾多媒體臆測面前一直保持低調,只在部分品牌企業入駐的小程序中試水。“親兒子”摩拜單車小程序早在二月時接入“微信掃一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小程序或將取代“美團”?
根據網上公開數據,在小程序消費類別分布中,排在前五的依次為餐飲外賣、水果生鮮、服裝鞋包、生活用品、交通出行,其中餐飲外賣占比位居首位,達到26%。

不過據調查,在有意開發小程序的商家中,超過八成缺乏獨立開發能力。微必知小程序無疑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關鍵問題。商家可以在不需要自己編程或組建技術團隊的情況下,低成本快速開發小程序。這對小程序生態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以上數據說明,小程序已經在餐飲外賣和零售電商等領域積累了一批習慣高頻次消費的高質量用戶群體,未來還會繼續深入到其他行業。小程序發展初期以純工具型的類別為主,變現模式較為模糊。而現在小程序在支付領域的價值已經凸顯,這將刺激微信支付現金流進一步擴大。微信支付市場滲透率的增加,也會反哺小程序生態的擴張。
三、社交+電商?比微商更聚流量的B2C模式
報告顯示,電商、餐飲、休閑娛樂、教育、旅游出行等行業領域的小程序一直在訪問量有著持續的高速增長,其中電商和餐飲的流量環比增長甚至在5月份分別達到了89%和92%。

而小程序用戶在這些行業領域的小程序上消費意愿尤為明顯,因此流量的增長自然也帶來了商業類小程序的訂單增長??梢钥吹?,從5月份開始,上述行業的訂單量環比增長均保持在15%以上。
不過,這些小程序的月流水環比增長并沒有和訂單量的環比增長趨勢一樣迅猛,直至5月份才有明顯增速的勢頭,其中電商類小程序的月流水環比增長比在8月份時達到了62%。
可以看出,在一開始沒有摸清小程序的變現形式前,商家傾向于用小額商品試水,在獲得積極的市場反應后,開始增加大額商品的鋪貨量,尋求更多的盈利空間。接近10%的電商商家將小程序作為核心營收來源。
四、日趨成熟的小程序生態
經過將近一年的發展,小程序基本上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
以騰訊視頻、美團外賣、摩拜單車等為代表的品牌企業基本上已經入駐完畢,電商、餐飲、工具、內容、生活服務等領域的創業者也在陸續涌入。同時,傳統行業的企業為加快滲入移動互聯網的節奏,從原有App渠道向小程序轉移。

可以說,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孵化平臺,創業者和個體商戶可借助小程序迅速完成首批用戶的積累。另外,微信小程序也為其他超級App提供了可借鑒的“小程序”模式,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小米直達號等已經緊隨其后開始探索市場。
小程序在細分領域上的運營模式仍處于嘗試階段,面對用戶需求的升級,需要在精細化運作上繼續深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小程序儼然已經成為目前互聯網創業者最大的機遇之一。